祠联 是指与各姓氏祠堂专用的一种对联,包括堂联、楹联、门联等。堂联主要是指正堂上悬挂、粘贴、镌刻在神龛两侧的对联,在祠堂内墙壁上悬挂、粘贴的对联亦称堂联。是通过对联形式,将姓氏的来源、发祥地、祖先的居住地、名讳字号、官位以及祖先的嘉行懿事等内容,用言简意赅的语言进行的艺术再现,以达到不忘祖先、不忘故土、不忘根源的目的。因此人们只要一看祠联,便知道此家族姓什么,祖籍在何处及其族姓特征、代表人物、历史典故等。
因此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宗祠对联,今天一起来看施姓通用宗祠对联有哪些?
四言通用联
学宗洙泗;经讲石渠。
上联典指施之常,春秋时鲁国人,孔子弟子。下联典指西汉时期的施雠,甘露中参与石渠阁《五经》同异之议。
宠优文带;望重石渠。
上联典出北宋武康人施钜,字大任,政和年间进士,官至参知政事,能清检自持,没有声、色之类爱好。联指他与宋璞同赐文带事,《宋史》中记载:“施钜与宋璞同赐文带”。下联典指西汉今文易学“施氏学”的开创者施雠,字长卿,沛人,与孟喜、梁丘贺一起跟从田王孙学《易》,宣帝时官博士。曾参与石渠阁议,讨论五经的同异。
表坊尊道;踵门执经。
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施霆亨师赵章泉,以道学教乡人,表其坊曰:“尊道”。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施士匄(“丐”的异体字),以二经授徒,执经问难者踵于门。
隐成水浒;夙具仙风。
上联典出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,名子安,字耐庵,淮安人。元末以赐进士出身,曾在钱塘做官,因与当权者不合,弃官回乡,闭门著书,著《水浒传》等。下联典指唐朝道士施肩吾,字希圣,号东斋,睦州分水人,有诗名,元和年间进士,后隐居在洪州西山修道,世称“华阳真人”。著有《西山郡仙会真记》、《太白经》、《黄帝阴符经解》等,诗《西山集》十卷。
五言通用联
临江推望族;濮水重清门。
此联采用台湾省台南市施氏大宗祠临濮堂联。联首嵌“临濮”。
效颦本为美;洗帛珠孕身。
上联典指春秋时东施放颦。下联典指春秋时西施母浣帛于溪,有明珠射其体,遂感而孕西施。
道高龙虎伏;德重鬼神钦。
此联出自施耐庵《水浒传》中联语。
忠心扶社稷;义气助家邦。
此联出自施耐庵《水浒传》中联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