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孟子》中的成语 《孟子》中的语言,包括用以帮助说理的比喻、寓言等,多为后人引用,并逐渐化为成语。 《梁惠王上》 不远千里,五十步笑百步,明察秋毫,始作俑者,缘木求鱼,引领而望,挟泰山以超北海,寡不敌众 《梁惠王下》 妻离子散,匹夫之勇,出尔反...
经部 2016-12-06
梁惠王章句下 第六节 作者:佚名 孟子谓齐宣王曰: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,而之楚游者。比其反也,则冻馁其妻子,则如之何?王曰:弃之。 曰:士师不能治士,则如之何?王曰:已之。 曰:四境之内不治,则如之何?王顾左右而言他。 译文及注释 作者:佚名 译文 孟子对...
经部 2016-12-06
梁惠王章句下 第五节 作者:佚名 齐宣王问曰:人皆谓我毁明堂。毁诸?已乎? 孟子对曰:夫明堂者,王者之堂也。王欲行王政,则勿毁之矣。王曰:王政可得闻与? 对曰:昔者文王之治岐也,耕者九一,仕者世禄,关市讥而不征,泽梁无禁,罪人不孥。老而无妻曰鳏。老而无夫...
经部 2016-12-06
梁惠王章句下 第四节 作者:佚名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。王曰:贤者亦有此乐乎? 孟子对曰:有。人不得,则非其上矣。不得而非其上者,非也;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,亦非也。乐民之乐者,民亦乐其乐;忧民之忧者,民亦忧其忧。乐以天下,忧以天下,然而不王者,未之有也...
经部 2016-12-06
梁惠王章句下 第三节 作者:佚名 齐宣王问曰:交邻国有道乎? 孟子对曰:有。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,是故汤事葛,文王事昆夷;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,故大王事獯鬻,句践事吴。以大事小者,乐天者也;以小事大者,畏天者也。乐天者保天下,畏天者保其国。诗云:畏天之威,...
经部 2016-12-06
梁惠王章句下 第二节 作者:佚名 齐宣王问曰:文王之囿方七十里,有诸?孟子对曰:于传有之。曰:若是其大乎?曰:民犹以为小也。曰:寡人之囿方四十里,民犹以为大,何也?曰:文王之囿方七十里,刍荛者往焉,雉兔者往焉,与民同之。民以为小,不亦宜乎?臣始至于境,...
经部 2016-12-06
梁惠王章句下 第一节 作者:佚名 庄暴见孟子,曰:暴见于王,王语暴以好乐,暴未有以对也。曰:好乐何如?孟子曰:王之好乐甚,则齐国其庶几乎! 他日见于王曰:王尝语庄子以好乐,有诸?王变乎色,曰: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,直好世俗之乐耳。曰:王之好乐甚,则齐其...
经部 2016-12-06
梁惠王章句上 第八节 作者:佚名 王说曰:诗云:他人有心,予忖度之。夫子之谓也。夫我乃行之,反而求之,不得吾心。夫子言之,于我心有戚戚焉。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,何也?曰:有复于王者曰:吾力足以举百钧,而不足以举一羽;明足以察秋毫之末,而不见舆薪,则王许之...
经部 2016-12-06
梁惠王章句上 第七节 作者:佚名 齐宣王问曰:齐桓、晋文之事可得闻乎? 孟子对曰:仲尼之徒无道桓、文之事者,是以后世无传焉。臣未之闻也。无以,则王乎? 曰:德何如,则可以王矣?曰:保民而王,莫之能御也。曰:若寡人者,可以保民乎哉?曰:可。曰:何由知吾可也...
经部 2016-12-06
梁惠王章句上 第六节 作者:佚名 孟子见梁襄王。出,语人曰:望之不似人君,就之而不见所畏焉。卒然问曰:天下恶乎定?吾对曰:定于一。孰能一之?对曰:不嗜杀人者能一之。孰能与之?对曰:天下莫不与也。王知夫苗乎?七八月之间旱,则苗槁矣。天油然作云,沛然下雨,...
经部 2016-12-06
梁惠王章句上 第五节 作者:佚名 梁惠王曰:晋国,天下莫强焉,叟之所知也。及寡人之身,东败于齐,长子死焉;西丧地于秦七百里;南辱于楚。寡人耻之,愿比死者一洒之,如之何则可? 孟子对曰:地方百里而可以王。王如施仁政于民,省刑罚,薄税敛,深耕易耨。壮者以暇...
经部 2016-12-06
梁惠王章句上 第四节 作者:佚名 梁惠王曰:寡人愿安承教。 孟子对曰:杀人以梃与刃,有以异乎?曰:无以异也。以刃与政,有以异乎?曰:无以异也。 曰:庖有肥肉,厩有肥马,民有饥色,野有饿莩,此率兽而食人也。兽相食,且人恶之。为民父母,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。...
经部 2016-12-06